我園科研人員正式入駐南昌溪霞分園科研中心



12月30日上午,我園12名科研人員正式入駐廬山植物園南昌溪霞分園科研中心,開展科研工作。包括胡偉明、劉芬、孫宇、王利松、王書勝、胡騫、孔丹宇和王松等8名博士,程珊、陳春發(fā)、萬萍萍和巫偉峰等4名碩士。
我園南昌溪霞分園籌備處主任胡偉明與眾科研人員進行了座談,向大家介紹了科研中心的基本情況和整體組織結(jié)構(gòu)。胡偉明博士逐一詢問各科研人員的需求,并表示將繼續(xù)全力做好辦公場所、實驗室及人才公寓等服務保障工作。
最后,胡偉明博士勉勵研究實習員們要通過相互交流學習、查閱文獻等方式來加強專業(yè)知識的學習,盡快適應工作崗位,知悉各課題組研究內(nèi)容和工作任務,高質(zhì)量地推動各項科研工作。
廬山植物園胡偉明博士及全體廬山植物園駐南昌溪霞分園科研人員參加活動。
附:廬山植物園南昌溪霞分園科研中心(暨南昌植物園科研中心)基本情況。
科研中心是南昌市政府與廬山植物園共建的植物科研機構(gòu),是南昌植物園重要的組成部分和科學技術(shù)支撐機構(gòu),是人才培養(yǎng)、學科建設、科技創(chuàng)新及實現(xiàn)建設中國一流植物園“南昌植物園”這一戰(zhàn)略目標的重要突破口與保障。
科研中心建筑面積約2,300平方,由我園胡偉明博士操刀設計,并由我園黃宏文主任親自審核把關。2020年9月中旬開始裝修施工,2020年12月中旬完工,裝修總費用600萬元??蒲兄行陌ǎ恨k公室6間,會議室2間,組培室3間,人工氣候室3間,大實驗室兩間(分別為278平方、174平方),小實驗室5間(16平方)和報告廳1個(70平方)。
科研中心將致力于植物細胞、生理、分子生物學、植物育種、智慧農(nóng)業(yè)和植物收集保育等研究,擬引進8-9個科研團隊、科研及支撐人員50名。目前已到位博士8名,碩士4名。其中7名博士具有海外留學經(jīng)歷。其中研究員3人,副研究員5人。已引進科研團隊9個(其中兩個將分別于2021年1月和2021年6月報到),主要開展植物逆境生理、植物表型組學與智慧農(nóng)業(yè)、苔蘚植物系統(tǒng)分類與進化和傘形科植物分類等方向的研究工作。
為配合建設南昌植物園成為中國一流、世界知名植物園的美好目標,南昌市政府投入2,000萬元用于儀器采購和科研平臺建設。采購設備兼顧實用性和先進性,部分儀器設備處于全球領先水平。努力建設國際一流植物科學研究中心。除滿足科研團隊基本儀器設備需求外,另外建立公共實驗中心,包括顯微鏡平臺、分離分析平臺、元素分析平臺、植物逆境模擬平臺和分子生物學平臺等。主要大型儀器設備有激光共聚焦顯微鏡、大容量超高速離心機、元素分析儀、逆境模擬及植物生長監(jiān)測系統(tǒng)、高效液相色譜、調(diào)制葉綠素熒光成像系統(tǒng)、基因槍、熒光定量PCR儀等。儀器設備總計499件(套),其中單價超過30萬的儀器設備有15件(套)。
另外,建設中的農(nóng)業(yè)技術(shù)創(chuàng)新智能化溫室是科研中心配套設施。占地面積60畝,主要用于冬季苗木繁育和研究用途。獨立分區(qū)間實行獨立運行,溫室內(nèi)環(huán)境條件實行實時電腦控制和監(jiān)控,實現(xiàn)對溫度、濕度、光照強度和光照周期的自動化控制,是南昌植物園、溪霞農(nóng)業(yè)示范區(qū)和廬山植物園溪霞分園科研中心的重要輔助設施。